您当前位置:虞城网官网 >> 文化长廊 >> 浏览文章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七十七(不食嗟来之食)

时间:2019年09月2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字体: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七十七(不食嗟来之食)

典出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不食嗟来之食

戴圣,字次君,梁国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因致力著作《礼记》,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有一部分是儒学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属“四书五经”之一。全书共有1250个小故事,名篇警句众多,从今天《不食嗟来之食》开始,辑录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或典故的故事。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春秋时齐国的贵族)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暗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 “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意思是说, 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
    后来人们把“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句话概括为成语“ 不食嗟来之食”,原指不吃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现多指不要不经过自己劳动而得来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有时也直接用“嗟来之食”作成语。
    注: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喂”。

作者:掌传标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