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虞城网官网 >> 文化长廊 >> 浏览文章

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 | 朱云折槛(三)

时间:2020年11月2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字体:


朱云(生卒年无考),字游,原居鲁地(今山东曲阜一带),后移居平陵。元帝时,他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正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

他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朱云折槛。

深秋的一天,卯时刚到,汉成帝就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见。突然,有宦官禀告,称槐里县令朱云在殿外等候了一夜,请求觐见。

成帝及众大臣一听,都十分惊讶,成帝马上宣朱云进殿。

一个县令而已,成帝早朝这么多大事、要事要与大臣商议,为何马上宣其进殿呢?原来,朱云早就名声在外。他少时习武,年轻时非常喜欢结交朋友,侠士友人遍及天下。后来,他从四十岁开始跟随《易经》大师白子友学习《易经》,有指导有方的高师,再加上朱云天资聪明,他很快便学有所成。因此,朱云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成帝的父亲汉元帝喜好梁丘氏的《易经》解说,公元前38年,想考辨梁丘氏与其他各家解说的异同,于是,命令尚书令五鹿充宗与《易经》学各家辩论。诸儒畏惧五鹿充宗,都借口有病不敢与之辩论。朱云不畏权贵,与之激辩,声音震耳欲聋,连续五个回合驳倒五鹿充宗。因此,后有“五鹿高又高,朱云折其角”之说。因此,成帝对朱云早有耳闻,只是未曾面见。

须臾,朱云健步走进大殿。

“陛下,卑臣今日求见,只有一话要说,还望您允许我说出来。”朱云跪在地上,声如洪钟。

“朕准你一吐为快!”成帝应着。

“卑臣以为朝廷中的每个大臣,都应该全心全意辅佐陛下,齐心协力让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如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扶君主,下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尸位素餐之人有之。孔子曾经说过,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他们会因为怕失去宠幸而做出君子难以想象的事情。现在我们的朝堂之上就有这样的大臣,臣希望皇上赐给我尚方宝剑,斩断这名佞臣的头来警戒其他人!”

成帝问:“你说的是何人?”

“安昌侯,张禹!”朱云一字一句地说。

张禹是成帝的老师,成帝极其尊重、优待他。张禹生病,成帝多次往返于皇宫与张禹的府邸。成帝对张禹的请求更是有求必应。比如,张禹的小儿子没有官职,张禹向成帝示意,成帝立刻就封其小儿为黄门郎、给事中。成帝执政期间的国家大事,也是每事必问老师的意见。当时,吏民中有很多人上书,谈论灾异出现,讽刺王氏专权招致灾异。成帝就问老师意见,张禹怕被王氏怨恨,就对成帝说:“不要相信那些人的胡言乱语,没事的。”而且,张禹考虑自己年事已高,恐王氏对付自己的子嗣,于是,私下与王氏示好。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张禹毕竟心中有鬼,所以听朱云这么一说,一个趔趄差点栽倒。

成帝面色骤变,说:“贱臣居下谤上,竟然敢在文武百官面前羞辱朕的老师,罪该万死!拉出去,斩!”

两名侍卫立刻冲上前去,准备拖朱云下殿。朱云毫无畏惧之态,死死抱住殿前栏杆,任凭侍卫使出吃奶的劲头,也奈何不了朱云。

但是,不多时,只听“咔嚓”一声,朱云抱着半个折断的栏杆和两名侍从同时仰翻在地。朱云仰在地上喊道:“微臣能到地下和关龙逄、比干交游,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佞臣存在,国家前途会怎么样!”

关龙逄是夏代末年大臣,因为夏桀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关龙逄常引《黄图》直谏,但是夏桀非常反感,最终烧去《黄图》,以“妖言犯上”为罪,将关龙逄囚禁杀死。比干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比干劝谏而被其剜心。

朱云最后终被侍卫拖了下去。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突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一边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一边大声说:“陛下,朱云一向狂傲直率,但却是一尘不缁,毫无私虑。假如他说的有道理,陛下就不应该杀他。如果想要杀他,也一定要等事情查实以后再作处理呀!如果您连调查都没有,就要杀掉朱云,那么以后大臣们哪个还敢向您提意见呢?卑臣愿意用性命作担保,朱云绝不是乱说话的人,望陛下彻查,再作决定也不迟呀!”

成帝望着头破血流的辛庆忌,答应了,于是朱云虎口脱险。

后来大臣请示修治被朱云拉坏的栏杆,成帝阻止了,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吧!”

自此,“折槛”便成为一个赞誉廉吏的褒义词。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