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虞城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的通知(虞政〔2022〕3号)
虞政〔2022〕3号
虞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虞城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
试点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虞城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2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虞城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的批复》(农办经〔2021〕15号)文件精神,我县被批准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经〔2021〕7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部署,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突出服务小农户、坚持市场主导、推动资源整合”为原则,按照“引导、推动、扶持、服务”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业态、模式、机制,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破解“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难题基础上,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力争用3年时间,在摸清服务组织底数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发展、提升创建、平台打造、资源整合、项目管理、金融支持、政策扶持、规范监管、拓宽领域、体系构建等,使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500家以上,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省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低于10家、市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低于30家、县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低于90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0人以上,社会化服务耕地面积不低于135万亩,占比96.98%,全托管耕地达到55万亩,占比40.74%。农业社会化服务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带动小农户25.2万户,占比99.6%,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项目资金落地率100%,项目预期效果完成率100%。具体指标如下:
(一)培育一批服务组织,创建一批示范组织。到2024年底,全县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500家以上,做到农业全行业、农业生产全环节覆盖。创建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不低于10家,创建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不低于30家,创建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不低于90家。
(二)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整合全县农机、农技、农资、冷链、仓储、销售等社会化服务资源,成立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综合服务,抱团发展的目标。
(三)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在现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项目建设,升级打造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手机APP,实现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信息化对接,全县小农户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成立虞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协会。县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入会率达到100%,一般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入会率达到80%以上。制定协会章程,行业规章规范等,达到行业自律、行业管理、健康发展。
(五)重点发展“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合作模式。依托全县6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组织优势,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签订服务协议的基础上,社会化服务组织再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服务协议,使服务更具组织化、有序化、规模化。
(六)制定出台一批优化支持政策措施。在制定完善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部门职责,明确支持方法和措施,县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支持,营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试点任务
(一)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依托红影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带动界沟、黄冢等乡镇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发展。依托科迪集团、阿健生态养殖合作社等,服务带动利民、田庙、郑集、稍岗、城郊等乡镇小农户奶业、禽蛋业发展。依托懂菜农业集团、隆世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绿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服务带动利民、田庙、刘集、李老家、乔集等乡镇小农户蔬菜业的发展。依托金丰公社、佳美农业、辰辰农场、隆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带动全县粮食主产区小农户粮食生产。服务模式主要有“农业公司(服务组织)+小农户”“农业公司(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农业公司(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等。衔接方式主要是土地流转,单环节、全环节服务,全托管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中介服务,提取中介费用,承担中介风险。
(二)探索推进服务资源整合的方法路径。在已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打造虞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将全县所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配套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手机APP,服务组织根据自身资源发布服务项目、服务价格、服务范围等。小农户、各经营主体浏览服务内容,交流服务细节,签订服务协议,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平台建设,使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烘干储藏、冷冻保鲜、加工销售、物流运输等服务链条得到完善。同时加大对农资、农技、农机、物联网销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扶持,使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不断提高。重点培育提升科迪集团、懂菜农业、金丰公社等59家县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领带动能力,培训提升1200名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引领小农户运用社会化服务资源的本领。
(三)探索创新农业社会服务行业指导方式。组织成立虞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协会,吸纳80%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入协会,研究制定协会章程,社会化服务标准,社会化服务效果评估办法,社会化服务行业规范,社会化服务合同文本等。结合各服务组织的不同优势,依托基地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形成以科迪集团为龙头的奶业服务联合体,以金丰公社为龙头的粮食生产服务联合体,以懂菜农业为龙头的蔬菜生产服务联合体,以阿健生态养殖合作社为龙头的禽蛋产业服务联合体,以绿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荠荠菜产销服务联合体。指导联合体制定行业规范,签订合作协议,规范合作行为。为协会和联合体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其规范财务管理,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四)探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措施。制定完善《虞城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县财政局要统筹整合相关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县税务局要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予以税收支持和减免;县金融服务中心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政银担”无抵押贷款业务。同时,要保证各级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项目资金落地率达到100%,实施率达到100%,完成率达到100%。
四、时间安排
按照“统筹规划、阶段实施,统分结合、灵活调整,探索创新、扎实推进”的原则,采取“宣传发动、摸清底数、培育提质、平台打造、规范管理、资源整合、完善政策、总结提升”的路径,开展本次创新试点任务。
(一)第一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12月)
1.成立组织,宣传发动。县政府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构建成县、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开展集中培训,印制资料汇编,组织县、乡、村管理人员学习贯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方针政策。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努力营造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氛围。
2.组建中心,打造平台。整合县驻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资经营服务点等各类技术服务资源,组建县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为小农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科技支撑。利用现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升级打造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制作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手机APP,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录入平台管理,录入率达到100%。设置集农资、仓储、冷链、技术、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板块,做到科技与应用融合,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
3.培育壮大,提质增量。对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引导社会资本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部分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培育,扶持提升,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专业素质高、全产业链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第二阶段(2022年12月—2023年12月)
1.整合资源,联合发展。整合全县农机、农技、人才、设施设备等资源,以科迪集团、懂菜农业集团、金豆子集团、金丰公社、绿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成立10家不同产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覆盖粮食生产、果蔬、中药材、农产品销售等各产业各环节,形成多方位、全产业链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态势。
2.优化政策,助力提升。优化现有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用地等政策措施,保证财政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县级财政扶持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政银担”贷款等金融支持简明快捷,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年度社会化服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3.盘活资金,强化基础。统筹整合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在田间地头新建冷藏保鲜设施25座、加快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荠荠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界沟中药村农业产业园、数字乡村示范县等项目建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确保项目质量。依托财政扶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项目配套服务,使社会化服务内容更加完善。
(三)第三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12月)
1.壮大队伍,建成体系。在培育扶持,整合提升的基础上,完成1500家以上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其中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0家、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家、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0家、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10个。形成“市场化运作、行业协会指导、联合体引领、服务平台推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成立协会,规范管理。成立虞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规范协会开展工作。联合协会制定行业规范、社会化服务价格标准、社会化服务合同样本、社会化服务效果评估标准等制度文本。制定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意见,为协会提供政策咨询、财务管理、信息推送、宣传报道等服务,不断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自律、健康发展。
3.总结经验,效果评估。对每项阶段性工作要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评估效果。每年年底要对当年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综合评价工作实效,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扎实有效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评估,形成总结报告。
五、预期效果
(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完善。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全县耕地全托管面积达到56万亩以上,占比40.74%,以小农户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提高,为现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的小农户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拉动经济发展能力更加显现。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的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协会的运营等一系列举措,依托县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全面拉动社会化服务关联的人员就业,农机销售,仓储物流,农民等再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型经济规模发展初步显现。
(三)农业农民增产增收更加强劲。通过政策的扶持带动,农资批量采购,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等,使农业社会化服务得到进一步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粮食生产每亩降低生产成本120以上元,实现每亩增收200元,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1500家以上,县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30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0人以上,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1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行业指导职能发挥良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虞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税务、自然资源、金融、农机、供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组成。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专班,分别为宣传培训、提质增量专班;组建联合体、成立协会、规范管理专班;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专班;业务服务、项目实施专班。
(二)优化政策措施。结合实际,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组织相关成员部门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县财政局在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情况下,统筹整合相关资金,用于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县金融服务中心与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联合推出三位一体“政银担”贷款模式,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三)强化宣传培训。积极宣传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法规、扶持措施、服务成效和典型事例,依托项目实施引导更多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营造创新试点工作的浓厚氛围。围绕创新试点任务,采取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参观学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分层次对工作专班人员、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县驻乡镇区域站工作人员和服务组织带头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不同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
(四)保障工作经费。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县政府每年预算50万元用于各项费用支出,各乡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拿出一定经费保障项目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同时严格落实财务制度,规范履行支出手续,确保各项资金用实用好用出成效。鼓励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列支专项经费用于工作开展,开展先行先试,争取在重点内容和重点领域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各方努力,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附件:虞城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附 件
虞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孙 虎(县长)
副组长:班春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吴振兴(副县长)
邓红升(副县长)
成 员:蒋卫东(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孟 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杜玉东(县财政局局长)
胡昌标(县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
贾学卫(县税务局局长)
张 博(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徐汝冰(县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黄 健(县供销合作社主任)
卢 昕(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孟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领导小组自行调整,不另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