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虞城网官网 >> 文化长廊 >> 浏览文章

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 | 为官之范(十)

时间:2020年12月0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字体:


刘毅(216—285),字仲雄,东莱掖县(今山东莱州市)人,魏晋时期名臣。

刘毅自幼生性耿直,爱憎分明,敢作敢为。在那朝代更替、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面对官场的黑暗,刘毅更加砥砺名节,立志将来做个清官。30岁那年,他侨居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当地有一恶少到邻家抢亲,刘毅勃然大怒,怀揣菜刀冲过去,把刀架在对方脖子上。恶少大惊,慌忙斥退下人,夹着尾巴逃走了。刘毅的义举引起大哗,消息传到平阳府衙,太守杜恕觉得刘毅是个人才,遂破格起用他为平阳功曹,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刘毅在任职期间,曾大刀阔斧地淘汰庸官一百多人,时人奔走相告,“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

280年,刘毅已经65岁了,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刘毅任司隶校尉,掌纠察京都百官及附近各郡。一次,皇太子带着乐队吹吹打打欲进皇城,眼见要进东掖门了,刘毅却把他“止之于门外”,并上表弹劾他犯了宫禁。直到皇帝下诏予以赦免,皇太子才得以进入皇宫。

还有一次,有人举报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恃宠骄侈、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劣迹,刘毅听后义愤填膺,“劾奏琇罪当死”。但羊琇是景献皇后的叔父,司马炎思谋再三,当面让齐王攸去做刘毅的工作,背地里却叫人通风报信,要羊琇暂避风头。刘毅将计就计,一面敷衍齐王攸,一面派都官从事程卫直闯中护军营,将羊琇的几个亲兵押至宫廷。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晋武帝再也不好袒护羊琇,只得免去了他的官职。

太康三年(282年)正月初一,晋武帝率百官到南郊祭天。祭祀完毕,他踌躇满志地问刘毅:“刘爱卿,你把朕比作汉代的哪个皇帝?”刘毅不假思索,直截了当地回答:“依臣看,陛下跟东汉的桓、灵二帝差不多。”司马炎原想讨个赞词的,即使刘毅不比前、后汉的刘邦、刘秀,起码可仿“文景之治”的刘恒、刘启。可惜刘毅直言敢谏不拐弯,竟将他与荒淫之徒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相提并论,心中大为不悦:“哪至于这样呢?朕的德行虽比不上先圣,然毕竟平定了东吴,统一了天下,将朕拟作桓、灵,未免太过分了吧?”刘毅道:“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在场的大臣全被刘毅的直言不讳吓坏了,都为他捏一把汗。过了一会儿,晋武帝自我解嘲地找了个台阶:“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后来,“帝比桓灵”一语,便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

刘毅日夜操劳公事,经常通宵达旦,给朝廷提的奏议都是非常公允,从来没有偏私,成为朝野仰慕的榜样。他曾经在散斋(注:这是祀礼名。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凡行祭祀礼前,王亲戒百官及族人,散斋7日,即7日内不御、不乐、不吊。)时生病了,他的妻子去探望他,刘毅便请求加罪于妻子而解斋。妻子有过错,立即槌杖加身,刘毅就是这样不徇私情。司马炎因刘毅清贫,赐钱30万,每日供给米肉。70岁时,他告老辞官,过了很久,武帝才答应。

刘毅一辈子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深为时人称道。太康六年(285年)病逝时,晋武帝抚案惊叹:“失吾名臣……”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