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虞城网官网 >> 学习园地 >> 浏览文章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时间:2024年02月20日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根和魂,深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时代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原则,以新的时代条件为载体,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两个结合”则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法宝。其中,“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文化新形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管是孔子以“德治”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还是荀子的“君舟民水”,都充分彰显着民为邦本的治理思想。这些文化理念穿越历史周期,与形成于工业文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在中国大地上充分展现了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表达,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时代活力的主要路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无论是量到质的积累、质的不断飞跃,还是新旧事物的交替,都无不体现着发展的观点。因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当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键点也在创新上,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机制、形式等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不断丰富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建设的文化底蕴。

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突出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每一个有机体的要素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人的本质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整体战略思维,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太极思维等,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相契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系统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系统理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在赓续中华文脉中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承担起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重任。毛泽东就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在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观,提出“夫道,不止讲武料敌,必先修德、行政、养民、致贤而已”等战略思维;在社会层面,强调“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的立法原则,“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等;在个人层面,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做人准则,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不仅是历史中国积淀下来的宝贵智慧,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在文化碰撞与交流中兼收并蓄、优化自身的重要属性。文化的交流互鉴是加强各民族、地区乃至国家间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避免或消除各群体间的误会与隔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即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身文化特质,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国际文化话语体系,生动呈现中华文化之美,历史中国之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并读懂中国。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只有科学地对待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应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各种新形式和新途径为载体,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进群众中间、融入现代生活。

各地文化部门要继续抓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等项目工程,对可移动文物、古籍、美术馆藏品和戏曲剧种等各种文化资源开展普查,搭建数字平台,完善电子古籍、美术藏品等数据库。积极落实、调整和完善国家古籍保护、中华经典诵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等重点工程项目,对全国范围内的濒危传统艺术和被破坏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与优化,使文化资源逐渐完善并重现光彩。

为将现存的文化资源具象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应充分利用AI、VR、5G、4K、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使文物、历史人物都“活”起来,打造与历史对话的场景。以小说、电影、游戏、动画、音乐、戏剧、短视频等形式对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各主流媒体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传播。如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航拍中国》使大众感受到了中国的磅礴之美,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及舞蹈《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从文字到话语再到舞姿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辟,游戏《原神》中的中国元素成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青少年群体,传统文化主题动画片《愚公移山》《百鸟朝凤》则深受儿童群体的喜爱。此外,还有传统戏剧、传统节日的创新,传统建筑的修复与重建等,越来越多现代人走进博物馆、剧院、景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满足。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热词:

上一篇: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性认识的思想智慧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