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虞城网官网 >> 政府信息 >> 学习二十大 >> 浏览文章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时间:2021年04月2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虞城网讯 “自从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认真学习党史、重温党史,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奋斗历程。我们党一定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虞城县城郊乡郑庄村老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杨永良2021年4月16日记在工作日记上的心声。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记者在杨永良家中看到一本本泛黄的笔记本,虽然经历了几十年岁月洗礼,墨蓝色的笔迹依然是那样的清晰,每一个字符,都好似一颗滚烫的心。正如他的口头禅:破上百十斤,豁出命来干,面貌不改变,不算英雄汉。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无论是他担任城郊乡郑庄村生产队长期间,还是从郑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的岁月里,他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最初在日记本上留下的誓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心血和执着,从1973年至今,他已经写了100本工作笔记,记录着他在郑庄工作的足迹,写满了他对郑庄群众的深情,记载了郑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100本日记留下了历史的见证、时代的印记和心路历程。

老杨说,能坚持写工作日记,得益于他自己坚持学习。说到学习,他骄傲地回忆起一件往事,他刚刚担任生产队长时,就在队里办起政治夜校,组织青年学习,正如他所希望的一样,队里的青年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比如说,队里计划明天往地里送粪,头一天晚上刚安排下去,天明起来一看,队里的粪堆不见了,却一堆一堆均匀地分布在大田里,可谁也不承认自己半夜里起来干活,连工分都不要,帮助军烈属、五保户等困难群众的好事更是层出不穷。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那时上大学兴推荐,大队里连续四年的推荐指标都出自他们生产队,他本人更是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团干,2016年被评为“商丘好人”等荣誉称号。

翻开1987年8月28日这一页,是杨永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第一天,他在日记里写道,村干部官不大,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村村看村村,户户看干部,干部看的是支书。要时刻牢记自己在村民中的位置,以身作则,服务村民,绝不能把自己当官看。

翻开2003年7月20日这一页,是他在郑庄小学捐资建校动员会上的讲话。老杨说,捐资建校是他在村支书岗位上最难忘的一件事,为了筹集建校款,他一连开了23天的广播会,后面的十多天,讲得嗓子都哑啦,嘴里含着润喉片也做广播宣传,就连邻村的村民也伸来了援助之手,最终盖成了18间标准化教室,解决了村里孩子上学问题。

翻开2021年2月25日这一页,记录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总书记在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俺村也是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00人已全部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翻开2021年4月6日这一页,是他在郑庄小学给师生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故事和郑庄村发展变化。

日记中写道:1993年的秋天,正是玉米丰收的季节,白天忙于村里养殖项目工作的杨永良,无暇顾及家里的农活,只能晚上抹黑去掰玉米,由于天黑,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住院20多天,卧床4个多月。回忆当时,杨永良的妻子范大娘笑着告诉记者,“那时的老杨,整天忙村里的事情,家务事指不上他干,工作回来到家就写日记,做好饭也顾不上吃,我常说嫁了个书呆子”。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夕阳再绘腾龙景,老有所为惠梓桑。退休后的老杨,始终没有忘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依然发挥着余热,只是他的日记本上渐渐多了许多新任领导班子的身影,他们延续着老杨的精神,以身作则,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2004年,村里有位投资人想创办养殖场,位置却选择了政策宽裕的外乡。老杨他们知道后及时跟进,千方百计的说服养殖场的负责人,把场地建在村里,并积极主动帮助投资人解决租地、清障等各种难题。投资人被老杨和村委会领导的举动所感动,最终不仅把养殖场建在了郑庄村,而且还扩大了投资规模。龙飞养殖场的成立带动了众多养殖户发展养殖。目前,该村的养殖业发展兴旺,龙飞奶牛养殖场、杨合楼养羊场、肖庙养鸭场三个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郑庄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宋正敏告诉记者,郑庄村党员干部群众大都是老书记看着长大的,很多人都认真看过学习过老书记写的日记,聆听过老书记讲述的苦难辉煌的党史,传承着老书记对党忠诚对民真诚优良品德。近年来,村里又依托距离县城较近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兴办了大理石厂、彩瓦厂,年产值300余万元。杨合楼和肖庙自然村村民利用靠近陇海铁路虞城火车站的优势,发展运输行业,组建了一支有50余辆运输车的运输队伍。

继晷耕耘垂典范,焚膏著述效公羊。百本工作日记见证着郑庄村党支部一班人凭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带领村民从贫困走向了小康,他们还将抱着不变的信念,为郑庄人去开拓更为宽广的富裕之路,共同迈上更广阔的天地。(李朝福 董永庆 李晓莹)


编辑:董永庆  责任编辑:张岩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老党员和他的一百本日记]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