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虞城网官网 >> 媒体报道 >> 浏览文章

“小日子越过越有味啦!”

时间:2019年01月09日信息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点击:次  字体:

       

迎着冬日寒风,1月8日,我们前往杜集镇向阳村采访。

走进该村黄桃种植基地,村民杨永增说,他把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每年每亩按800元兑租金,贫困户优先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挣40—60元。

“既不走只种小麦、玉米糊口度日的老路,更不走只管发展、不管市场、让群众亏本流泪的歪路。”县农业局负责人说,经考察,他们引导该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传统,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发动村民唤醒土地资产,经“名誉村长”与本县张集镇对接,种植黄桃600亩,先期试行300亩。

在村室门口,我们迎面碰到村支书杨满意。“我们这300亩黄桃种植如果成功,加上山羊育肥场和蔬菜大棚,俺村脱贫不让政府兜底,来年贫困户就医能全免费。”接着他让我们参观了他们自制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暨2019年稳定增收规划路线图:依托村扶贫车间安排就业40余人,贫困户11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0个;扩大山羊养殖,增加贫困户收入600元以上;健全光伏扶贫让60贫困户增收;在黄桃种植基础上建蔬菜大棚20座,带动3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通过这些让每个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是规划更是承诺。”村主任杨永党信心满满。

发展集体经济,钱是硬头货,没钱咋办?该村选择上级补贴一部分,村民自捐一部分,剩下的入股。自捐,靠啥?杨满意信心十足:“靠县里的到户增收工程、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靠村‘两委’的诚信。我们把自捐看成是对村‘两委’在村民心中地位的考验和能力的检验。”

“脱贫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光是贫困户的事,村‘两委’是引路人,瞄准集体经济带领大家,啥赚钱干啥。”杨满意说,捐款的初心是用于村合作社发展,让扶贫项目为村民增收,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要真正让扶贫项目落地生金必须有足够的村级配套资金,同时利用这个机会把村民组织、发动、团结起来。经村班子商定,他们先后召开村公益事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明确,只有高质量的村集体经济才能拓宽致富路,让村民平稳增收。

全村在外人员正有帮家乡脱贫的意愿。计划公布,呼应便来。“收到捐款,也收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期待啊。”杨满意把收到的40多页微信捐款截屏一页页翻给记者看。短短4天,他们收到现金捐款48400元。“支持集体经济,早晚会沾光,如果有入股,俺会更积极。”杨占良说,去年,66家贫困户除了土地,以到户增收项目入股村山羊育肥场,年底每户分红600元,给村民“挖”到第一桶金。

正在给山羊添加饲料的杨继房说,妻子有病不能干重活,接手工活每天挣30元,他在羊场跑跑腿、弯弯腰,一月工钱1500元,闲时给村卫生纸厂装车,每月又挣一两千元,现在他还是500只山羊的“管家”,脱贫啦。眼看村里引进的200头巴马香猪就要生仔,今年分红会“更红”,“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向阳村扶贫合作社把所有土地化零为整,实施特色种养。合作社负责人杨涛说,全村土地变资产,入股合作社实现“双种双收”,合作社田间管理期间用工二三十人,除了租金,还有“二次分红”,返社务工另发工资。

谈起当前生活,贫困户李春梅直夸村干部好、照顾贫困户,“俺咋说都表达不了对干部的感激,还是来家看看吧。”她边说边热情地拉着记者到她家,打开水龙头:“你看看,给俺改的水,也不烧土锅灶了,烧汽,你看这锅、这灶……烟熏火燎的日子跑远啦。”村民杨永学说,路通了、灯安了、太阳能装上了,经济发展了,这会儿,俺村的发展让整个杜集的人都羡慕哩。

脱贫模范户杨永卫对今后的生活更是充满信心,掰着指头算了一笔“幸福账”:当护林员每年领3600元,还有村经济分红、脱贫励志奖,三房儿媳每月争着给赡养费……“现在,小日子越过越有味啦。”杨永卫哈哈大笑。


商丘日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商丘日报1.9刊发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